做出有益人心的作品,
一直是琉璃工房不變的初衷,
因此,我們期許能讓「琉璃咖啡桌」邁出第一步,
跟進ESG概念與環保意識,
讓鑄口料得以循環再利用、重獲新生。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childProduct.title_translations | translateModel }}
{{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childProduct.child_variation)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ProductName }} x {{ selectedChildProduct.quantity || 1 }}
{{ getSelectedItemDetail(selectedChildProduct, item).childVariationName }}
全球持續朝低碳邁進
聯合國將2022年定為「國際玻璃年」,
彰顯玻璃在環保上的重要性,
以及在減碳貢獻上的可能性;
玻璃碎料不僅可以廣泛應用,
藉由取代部分原材料,
也可以大幅減少碳排量。
據歐洲容器玻璃聯盟(FEVE)稱,
「熔爐中每使用10%的回收碎玻璃,
即可減少5%碳排放量。」[1]
玻璃的循環與再利用,
儼然成為全世界的共同課題。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2992-8
以「淨零排碳」貫徹產品整體:
從原料取得到產品製造,
皆要求符合「綠設計」之理念。
(工序依各作品需求而有些許差異。)
直接以3D列印的模殼翻製矽膠模,讓矽膠模取代蠟模,減少蠟料及柴油等原料耗費。
將石膏灌注至矽膠模中,直接翻製石膏模。
以矽膠模取代蠟模後,也減少蒸氣脫蠟的工序,即以蒸汽的高溫融解蠟後取得石膏模,減少工序代表可以降低部分電能與水資源耗費。
原本的製程需要透過「瓦盆流料」的方式,使作品的顏色分布得以準確分布;
綠色製程則直接將需要的玻璃料擺放在石膏模中,經過無數次「爐溫控制」以及「放料配重」的試驗,我們讓桌子得以在燒鑄後即為成品,一體成形,無須進一步切割與研磨。
相較原先製程,不但不會產生鑄口料,也降低了研磨帶來的電力與水資源耗費。
(減少二次加工的工序後,會造成桌板邊緣留下皺褶質地為自然現象。)
減碳效益計算公式如下:
減碳量(kg CO2e)= 原料取得階段碳排放 + 產品製造階段碳排放
標的產品減碳效益計算公式如下:
減碳量(kg CO2e)= 「每公斤琉璃產品」減碳量 x 標的產品重
資料來源:REnato lab
琉璃工房將繼續秉持「誠意、倫理、秩序」的精神,
在綠色永續的領域上與世界共同努力、持續努力,
以緩慢而篤實的步伐,
延續世世代代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