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Victoria & Albert Museum

英國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被譽為世界上偉大的藝術與設計博物館,於1857年正式對外開放,是歷史上最早的裝飾藝術機構。開館至今已150餘年的老博物館,到底是什麼樣的魅力,讓它能歷久不衰,一直吸引著全世界的關注,並受到觀眾的熱烈喜愛?


英國,是博物館學的發源地;而倫敦,更是博物館密度最高的地方。來到這裏,首先會想到大英博物館。但是,對於熱愛藝術設計和對於流行時尚敏銳的人,一定不會錯過與大英博物館齊名的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簡稱V&A博物館)。

V&A博物館位於倫敦市中心出名的畢加特利圓形廣場附近,從南肯辛頓地鐵站出來,就能看見V&A,光是它的外觀就讓人驚歎,著名的維多利亞時期建築高聳雄偉且雕飾華麗典雅。占地約12英畝,規模極龐大,目前共有145個展廳,展覽品來自世界各地,包羅萬象。而今它受歡迎的程度,讓它贏得了「最佳旅遊景點獎」。V&A博物館究竟是什麼樣的博物館?為何能永遠走在流行與設計的尖端,讓藝術家與設計師都來此尋找靈感?

位於倫敦精華中心─南肯辛頓區的V&A博物館是全球裝飾藝術及設計博物館的權威

生活是一門「大藝術」

生活本身就是藝術。世界上,有一群人為了豐富生活美感,提升生活品質,增添生活的趣味,運用想像力與創造力,設計出精美的工藝美術品。這些珍貴的工藝品,是V&A博物館收藏的焦點。目前藏品總數已高達三百萬件,均是來自於世界各地的頂級精選,不管是數量上或種類上都無人可匹敵。

Coronation Herald's boots, 1796。V&A讓歷史久遠的收藏「活過來」,與觀眾當下的生活產生親切的共鳴。

 

V&A博物館也同時關注全世界設計與時尚的發展,收藏許多實用與裝飾的工藝品,傢俱、織品服飾、珠寶、陶器、玻璃、玩具、盔甲、武器、繪畫、雕塑、攝影、印刷品等。從各個方面展現出生活中的美感。這些原本就存在於生活中的展覽品,與觀眾的生活有著強烈的連結。

2008年,為「探索中國當代設計最創新的成就」,V&A博物館舉辦一場「創意中國」大展。楊惠姍是以中國文化為創作核心的藝術家代表之一,其設計的TMSK餐廳琉璃吧台,運用琉璃的清透與彩光相結合,譜出獨特的中國顏色語言,成為現場焦點。英國媒體貝爾法斯特(Belfast Telegraph)評論:TMSK餐廳和琉璃吧台以迷離的燈光營造的氛圍,完全體現出新上海的高雅時尚。

「創意中國」展覽中,藝術家楊惠姍以「當代琉璃藝術的奠基及創新者」身份應邀參加,以TMSK新天地餐廳琉璃吧台和燈籠椅做為本次展覽的主角。

博物館的時尚「瘋」

澳洲天后凱莉‧米洛(Kylie Minogue),被視為時尚偶像,獲邀至V&A博物館舉辦時尚服裝展,展出45套與各大時裝設計師合作設計的表演服裝。這樣的名人時尚展,創造出新鮮流行的話題,引起各界的討論。博物館為維護參觀品質,設定「預約並限時參觀」。開展前,踴躍的預約人數就超過了4000人。

英國倫敦本是領導時尚流行的重鎮,V&A博物館在服飾方面又有驚人的收藏,掌握十足的優勢,能夠展現出歷史上不同地點、不同時間的流行文化趨勢。博物館不只說「古」,還將觸角延伸至今天的流行趨勢,它舉辦過薇薇安‧韋斯特伍德(Vivienne Westwood)等現代時裝展。從參觀展覽的龐大人流,不難看出博物館的流行敏銳度。

V&A博物館曾經舉辦過知名的時尚大展,如龎克女王Vivienne Westwood回顧展、澳洲天后凱莉米洛的時尚展覽、超現實主義展等等,都贏得媒體和民眾的廣大注目。

V&A也曾推出天馬行空的帽子設計大師—斯黛芬‧鐘斯(Stephen Jones)作品展。博物館整理出館藏的17世紀清教徒帽,到20世紀50年代巴黎世家(Balenciaga),再到與鐘斯同時期的新銳女帽設計師諾埃爾‧斯圖爾特(Noel Stewart)的最新作品,全然展現了女帽的流行歷史和時尚風格的變化。從這些展覽可以看到V&A的用心,它讓歷史久遠的收藏「活過來」,與觀眾當下的生活產生親切的共鳴。

工藝美術的「新世界觀」

V&A博物館的發端,起於1851年第一屆的世界博覽會。維多利亞女王的丈夫亞伯特公爵舉辦的萬國博覽會取得了空前成功,賺進18.6萬英磅。他用這筆錢買下萬國博覽會的展示品。1855年,英國政府撥鉅款興建博物館以收藏這些工藝品,1857年正式對外開放。V&A博物館的第一批藏品正來自於萬國博覽會時的展品,囊括世界各民族、國家的工藝精華。英國工藝收藏豐富完整,歐洲各國、印度、非洲、中國、日本和韓國的精美工藝品以及伊斯蘭教藝術品都在收藏之列,勾勒出世界各國、各民族的生活態度和審美觀。V&A博物館的展示,擴大美的視野,彰顯出美的堅持,無論古今,無論地方,都不曾改變。

1998年,V&A博物館近150年建館歷史上,第一位華人藝術家在此舉辦個人藝術展—楊惠姍琉璃展,以澄明透淨的現代中國大琉璃佛像與北齊北周石雕佛像相互呼應,古今的工藝美術的脈絡、工藝之美,在此被緊密串連。

收藏故事

「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只收藏全世界最好的藝術作品,對於楊惠姍的作品,我們深深著迷。」

                                                                                           —維多利亞及亞伯特博物館前館長艾倫‧柏格

〈大放光明〉,70X70X183 cm, 1998年典藏於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 1998年典藏於英國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

1998年,楊惠姍的15件作品,以「來自中國的琉璃藝術」(GLASS ART FROM CHINA)為標題,陳列在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21世紀現代設計廳內,展期6個月。博物館收藏了兩件楊惠姍的作品,〈並蒂圓滿〉與〈大放光明〉。

當時的館長艾倫•伯格(ALAN BORG)作為V&A的代表,十分明確地肯定:「V&A博物館永遠展出最好的作品。我不需要另外提出任何認知上的說明,就把楊惠姍的琉璃佛像作品和館藏北齊北周的作品歸納為『最好的中國作品』了」。V&A博物館的遠東研究員安德魯•波頓(ANDREW BOLTON),在引介楊惠姍時提到:「楊惠姍把對中國的瞭解,和對佛教複雜的思想,融入她的現代琉璃創作中。」

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內,楊惠姍、張毅與作品〈大放光明〉。

〈並蒂圓滿〉,23X23X16 cm , 1998年典藏於英國維多利亞艾伯特博物館。

 

註一:圖片提供/Victoria & Albert Museum

註二:原文刊載於琉璃藝術月刊/特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