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因生活需求及追求藝術之美,而發展出許多特殊的民間工藝,從先民的智慧及巧思中淋漓盡致地表現在實用性與藝術價值上。

高雄佛陀紀念館的「記憶 技藝」展覽,更讓人深刻體會:傳統工藝,不只是精湛的技藝,更是一種深厚的文化記憶。

牡丹鳳凰 2014 錫 70 x 60 x 86 cm 牡丹為花中之王,鳳凰為鳥中之王,均有富貴之意,兩物結合有昌盛顯貴的象徵。本件作品由純錫手工打造而成,凸顯出牡丹與鳳凰的層次美感,讓作品更具收藏價值。

錫工藝

錫工藝是中國傳統古老技藝,中國遠在商周時期即邁進輝煌的青銅器時代,在清朝時期傳入臺灣,於今有百年以上歷史。「一府二鹿三艋舺」曾是全臺第2大都的彰化鹿港,在清嘉慶末年到臺灣光復前錫舖多達六至十家,在往昔農業社會士紳講求豪華氣派,廳堂擺設各式錫器,顯示經濟財富。有句臺語俗諺:「入門看交椅茶几,桌上看花瓶五賽」,意為從大廳可看出該家的經濟狀況,“花瓶五賽”包括香爐、花瓶與燭臺(二者皆成對供奉)共五件錫製品。錫藝是門技藝高超之民間工藝,具有「賜福」、「賜予」的含意,因此廣受民眾歡迎。

 

麒麟 陳志昇 (陳萬能之子陳志昇承襲衣缽,亦為錫工藝師)
2015 錫  40 x 10 x25 cm

相傳麒麟為仁獸,公為麒,母為麟,不食生靈,不踏青草,腳下為祥雲及四寶,民間有麒麟送子、麒麟之地絕無邪氣之說

全國知名的手工錫器師傅陳萬能大師,出身錫工藝世家,是臺灣少數碩果僅存的錫器老師傅。除了在造型上尋求創意,更致力克服錫器的氧化發黑、硬度不足等缺點,拓展新技法,創造錫藝嶄新的領域。

陳萬能

1942年生,居住彰化縣鹿港鎮

2009年彰化縣傳統藝術「錫工藝」保存者

2011年全國重要傳統藝術「錫工藝」保存者

2012第4屆「國家工藝成就獎」

錫工藝為中國最早的金屬工藝之一,其製作複雜,廣泛運用於民間日常生活中,象徵富足安樂;陳萬能先生誕生於錫工藝世家,14歲起即隨父親陳滔學藝,不但承襲古法製作傳統錫器,於1968年更嘗試錫藝創新,1988年獲第4屆民族藝術薪傳獎殊榮。針對錫器硬度不高、容易氧化變黑等缺點,加以研究改進,突破錫器用途的侷限,揉合多種工藝技巧,除製作祭祀用途的錫器外,也設計開發茶葉錫罐等生活器物,廣為坊間傳統工藝收藏家所珍藏,以傳統技法運用於作品之藝術表現,呈現錫器多元風貌,對臺灣錫工藝發展貢獻卓著。2011年獲文化部指定為錫工藝保存者(人間國寶)。

 

 

丹頂鶴 2015 錫 48 x 40 x 98 cm

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象徵幸福、吉祥、長壽和忠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