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忘了第一次到威尼斯的時間,更要命的是,我根本不想去想是什麽時候。在報上看見威尼斯的慕拉諾島上正蓋起現代酒店,電鋸聲不絕。一時覺得自己是如此蒼老,否則,怎麽這般容易傷懷?

1987年開始,因爲琉璃工房,所有跟玻璃有關的城市,我們都得去。捷克布拉格、法國南錫Nancy、義大利威尼斯。

一般而言,去之前,功課作足,因此,雖然都是些從未去過的地方,但是身在其中,總覺熟稔非常。

住在威尼斯一家叫Casanova的旅館,房價近四百美金,發現窗子之老舊,已近古董。房間沒有冷氣,慶幸天氣仍凉。沒有任何抱怨的原因,當然是書上讀來的知識。說威尼斯的城市管理嚴格,水城裡連汽車都不許進入。住戶修繕一扇窗戶,需要申請核可。

如果以13世紀之後興起的歷史計算,這個號稱最美麗的人工興建的城市,已經保持現狀超過七百年了。

不過,我來威尼斯,不是爲了威尼斯,而是爲了離威尼斯不遠的慕拉諾。

星期天,威尼斯碼頭上全是兜攬生意的汽船,開船的叫喊著:Murano!Murano!

船在海上幾分鐘,就到了這個16世紀起,號稱世界玻璃製造中心的小島。

全盛時期,島上有四百家工作室。

如果說世界玻璃工藝史裡,慕拉諾玻璃占據了整個19世紀之前的歐洲市場,不算誇大的說法,比較誇張的是:說當時歐洲貴族婚禮上,沒有慕拉諾玻璃陪嫁,是沒有臉見人的。這個說法的延續,就是島上的玻璃工匠,在威尼斯大公國的統治下,不得把玻璃工藝外傳,違者處死。

我不是觀光客,當然不看熱鬧,很快地挑了VENINI的工作室,因爲是Carlo Scarpa當年所有玻璃創作的委託製造工作室。才稍一瀏覽,立刻覺得心底一沉,Scarpa過世多年,VENINI沒有任何新創作?Murano的未來在哪裡?

幾天之後,認識了L. S,老先生70多歲了,是當代義大利玻璃藝術的代表。14歲開始吹玻璃,60年代之後,只作大型雕塑,只在博物館展覽。在那個一般成名玻璃藝術家的作品市價在兩三萬美金的年代,他已經把自已的作品定價30萬美金了。

在我們外國人面前,老先生壓抑得很,和我們一起走在街上,我突然問了個蠢問題:威尼斯這麽多玻璃藝廊,你推薦我們看哪一家?他看看我,半天不說話,突然說:你叫這些「店」(Shop),是「藝廊」(Gallery)?

在威尼斯一家玻璃藝廊前,他指著一件長方形玻璃裡面鑄造了幾尾熱帶魚的作品說:我20歲時候設計的。那麽,現在誰仍然作這些作品?他的女兒和女婿,接了他的工作室,繼續生産著他50年前的作品,繼續在威尼斯銷售著。

去了幾次他在Murano的工作室,空無一人,爲什沒有助理?年輕人嫌苦,懶得學。他自顧自地說。沒有人比我更了解他在說什麽。

我仍然記得第一次到慕拉諾,當年的小店裡,小店前面賣著小的威尼斯獨有的叫「萬花」(millifori)的小玻璃墜子,後面小小的工作室,老太太用小窯自己燒著;用小研磨台研磨著。 兩年後,再去慕拉諾,已經沒有人自己燒了,小玻璃墜子掛著「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現在,自然是「Made in China」(中國製造)了。

那麽,慕拉諾電鋸聲不絕于耳,大興土木蓋酒店又如何?

見過周莊、朱家角蓋起大片的現代酒店和別墅嗎?想想,也只能如此。

 

》刊載於TMSK月刊第35期——執行長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