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b_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 'fb_in_app_browser_popup.copy_link' | translate }}

{{ 'in_app_browser_popup.desc' | translate }}

 

 

最新文章 / RECENT POST

 

2025-08-01
Discover A Brand Where Art, Philosophy, And Craftsmanship Unite

閱讀內文
2025-06-27
自法國歸來: 張毅的《一抹紅》,世界的《一抹紅》

1987年,張毅與楊惠姍創辦琉璃工房。兩位藝術家傾盡所有資產,甚至舉債,開創出「琉璃脫蠟鑄造技法」,使琉璃藝術得以遍地開花。他們無私地將技術與創作哲學分享給大眾,正是因為深知文化斷層是一種無法承受的重量。2004年,楊惠姍成為第一位在卡帕薩現代藝廊展出的華人琉璃藝術家。如今,張毅與楊惠姍的作品已是該藝廊的永久陳列。2015年,做為法國當代藝術薈萃的中心據點的卡帕薩現代藝廊40周年全球慶典,與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跨國合作,彼此二度攜手,為東西文化交流推展至更廣闊的領域。2017年, 法國中央盧瓦爾河谷,迎來文藝復興500周年,法國圖爾古安博物館 (Musée de l'Hôtel Gouïn)邀請法國藝術大師Antoine Leperlier 及藝術家楊惠姍及張毅共同聯展。 藝術家楊惠姍及張毅是首位在法國卡帕薩藝廊展出的華人藝術家,也是法國裝飾藝術博物館百年來第一次收藏華人琉璃藝術家作品。此次獲邀在標誌性的展覽中亮相,是對藝術家地位及成就的肯定。 法國文藝復興500周年慶祝活動開幕式現場,安德爾-盧瓦爾省省議會副主席塞莉娜・巴萊斯特羅致辭。 法國卡帕薩現代藝廊 (Galerie Capazza)卡帕薩現代藝廊是法國乃至歐洲的權威藝術中心,創始人卡帕薩夫妻憑藉對藝術的熱忱與願景,將荒廢的17世紀古堡用15年時間改造成歐洲權威藝術聖殿。彙聚了繪畫、雕塑、銀器、陶瓷、玻璃器皿、版畫和攝影等領域,深受皮爾•卡丹(Pierre Cardin)等諸多歐洲頂級收藏家的青睞。基於對藝術的敬畏與愛,凡卡帕薩藝廊展出典藏作品,必符合創辦人傑哈‧卡帕薩(Gérard Capazza)對作品的最高標準:「看到作品當下必須讓我受到強烈內心衝擊,其次必須深入認識藝術家,藝術品是溝通媒介,傳遞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狀態。每一件創作都是靈魂的焰像。做決定相當困難,我只有一座城堡空間,所有的入都信任我,只能慎重決定。因為一旦收藏,便是永遠。」《一抹紅》:文化的信念透過琉璃藝術,楊惠姍與張毅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創作方式接軌,使東方的哲學與美學進入當代西方藝術的視野,持續不懈地以琉璃為媒,促進東西方藝術交流與對話,成為中外文化溝通的橋樑與紐帶。張毅的「一抹紅」系列,以玻璃為創作媒介,融合中國傳統繪畫技法,展現宋代山水的空間立體感,使光線與時間一同遊走其中,濡染詩意。對張毅而言,作品傳達出文人世界牽掛的山水背後永恆的秩序,也是困頓挫折的生命嚮往依靠的理想之境。宋代山水畫的墨韻與渲染效果。透過濃淡之間的層次、萬變的色澤,探索時間與空間的維度;色彩的千變萬化,延伸出抽象水墨的寫意精神。張毅回歸自身文化與民族語言,將哲學、詩意與一生的經歷與情感,凝鍊成最混沌卻也最純粹的「一抹紅」。一抹紅於法國卡帕薩現代藝廊展覽〈醒塵〉30*6〈紅展〉40*6〈天泉〉40*6 張毅Chang Yi1951-2020 小說家琉璃工房創辦人上海琉璃藝術博物館創始人金馬獎、亞太影展最佳導演 1980年代台灣新電影重要導演之一,執導女性電影三部曲:《玉卿嫂》《我這樣過了一生》《我的愛》,為女性電影寫下輝煌一頁。1987年與楊惠姍一同投入現代琉璃藝術創作,作品設計不僅強調現代藝術的創作概念,且富含強烈的傳統民族情感,對人、生活和文化有獨特的觀察與主張。 張毅的創作風格,隨心而為,揮灑不拘。他讓琉璃在焰火的淬煉中肆意流動,發揮更大的自由度,賦予作品無限的延展性。文學與東方的禪意,成為鮮明的創作個性。   這一抹紅,是仍舊存在的希望與嚮往,是堅持至最後的信念。它的紅,是曖昧而多義的,承載著豐富的訊息、形式與結構,是宋代山水畫中從未出現過、也是整部藝術史上罕見的嶄新語言。 

閱讀內文
2025-05-16
活動花絮:「董總的經營哲學」講座圓滿落幕!

 清華大學EMBA國內首創《董總的經營哲學》課程,課程自2019-2025年,每兩年開設一次。集結重量級董事長和業界領導人的黃金陣容,每場演講都是經營心法的精華。  藝文界唯一代表講師校方邀請施振榮、宣明智、蔡明忠等國內8位重量級企業領導人主講「董總的經營哲學」系列的課程,而楊惠姍是「藝文界唯一代表」講師,於5月14日晚間不藏私地分享琉璃工房經營哲學。收到演講邀請的時候,楊惠姍還驚呼:「哇~大家都是專業的董事長,總經理,執行長⋯!琉璃工房的經歷對他們會有幫助嗎?」帶著興奮和感謝的心,想到能藉由這個機會,讓更多人能夠深入了解琉璃工房魅力背後的秘密和心法,心裡就充滿了喜悅。 來自學員的熱烈回饋來自國內各領域的企業菁英們不僅在上課時全神貫注,在下課時也十分熱情,與藝術家難得的接觸機會,讓現場熱絡宛如粉絲見面會!  不僅有同學致贈近來話題度極高的白沙屯媽祖「壓轎金」,傳遞祝福與平安,還一位同學甚至「有備而來」,先是拿了張毅散文集《壓抑不住地想飛起來》請楊惠姍簽名,沒想到另外更準備了鑽筆,希望可以在他收藏的琉璃佛像《花開自得》刻上藝術家的名字。楊惠姍二話不說當場鐫刻,希望能讓學員帶走的不只有知識,還有滿滿的誠意與感動。>> 點此前往收藏《花開自得》琉璃觀音

閱讀內文
2025-05-15
琉璃,是文化的傳承

LIULI是甚麼?「對琉璃工房來說,LIULI:是愛(Love)是文學(Literature)是光(Light)是笑(Laugh)是生命(Life)是喜歡(Like)是傾聽(Listen)是幸福(Luck)是聯繫(Link)是看(Look)是學(Learn)是尊貴(Luxurious)是語言(Language)是傳奇(Legend)是李賓斯基(Libensky)是勒彼里耶(Leperlier)是楊惠姍(Loretta H.Yang)是一生(Lifetime)」—《不死的力量:張毅的琉璃文化》琉璃工房與創辦人張毅、楊惠姍的著作及藝術創作,正式被新加坡國家圖書館(The National Library of Singapore)典藏!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擁有龐大的藝術參考資料,針對表演藝術及亞洲藝術等主題收集藏書及影像,是新加坡的重要文化據點。 作品被典藏,不僅代表著兩位創辦人的藝術成就,也代表著對於琉璃文化的肯定與信心。 琉璃之光,持續在國際散發不容小覷的力量!典藏介紹🔸Lee Kong Chian Reference Library & Central Arts Library 圖片來源:The National Library of Singapore○ 珍藏書籍(限館內閱覽): 1、《琉璃工房:現代中國琉璃藝術作品集》—彙整所有琉璃工房2000年以前創作的作品集。 2、《琉璃中見般若:楊惠姗的藝術創作》—玻璃藝術巨匠安東尼‧勒彼里耶以及基思‧卡明斯撰寫,並由玻璃藝術教育的開創者安德魯‧布華頓編著,深度剖析藝術家楊惠姍的藝術表現與創作思想。 3、《琉璃之人間探索》—收錄藝術家楊惠姍《無相無無相》與《一朵中國琉璃花》系列作品展冊。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張毅導演電影: 1、《光陰的故事》 2、《我這樣過了一生》 🔸library@chinatown 圖片來源:Multiply Architects LLP收錄張毅著作: 《壓抑不住地想飛起來:琉璃工房創辦人張毅的文化信仰》—收錄創辦人張毅的散文隨筆,面面觀覽藝術家的思緒內涵。 《不死的力量:張毅的琉璃文化》—從琉璃工房品牌的創辦到對藝術創作的期許,創辦人張毅梳理了琉璃的歷史、文化,以及理想。>>>點擊購買連結圖片來源:天下文化 

閱讀內文
查看更多

 

 

文章分類 / CATEGORY 

 


 

最新消息 / LATEST NEWS